2009年5月26日

人生煩惱

   人生有很多煩惱都是源於想得太多,即所謂「自尋煩惱」,結果弄得自己毫無快樂可言。
    生活中,很多時候,當一件很必要做的事臨到頭上,有的人總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唉!我真不想做這件事!為什麼一定要我去做、要我去碰上呢?」這樣一來,越想越不開心,越想越煩惱。
    懷著這樣的心情去做事的話,結果肯定不會如意。即使事情做完了,最多也只能是強差人意。
    人總有「不想做」的時候。那麼,什麼時「想做」呢?它的答案一定會令人失望。但許多人仍然期待:「等我想做的一天,我一定能.....」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必然不可靠。因為,人生來的惰性會讓他越來越不想做。
    人類比起生來只是為了滿足食物與生殖之外的其它動物?來說,是具有高級思維力的動物。但人類也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更美好的終極意義在哪兒?當然是更美好的生活。怎樣生活才更美好?馬克思描繪了一幅共產主義的圖書──世界就是一家人,和平共處,有難同當,有福共享。這仍是一種享受與勞動的景象。勞動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享受生活。但人類的本性中含有懶惰的成分,這是錯不了的。
     與一個簡單的例子:人們使用電風扇,目的就是減少用手扇風的勞動。本來用扇子去扇風也不算怎樣辛苦,但人們仍然極力爭取高層次的享受。
    有一項心理實驗,是為了瞭解人類在滿足了一切慾望後,怎樣生活。實驗的結果出人意料──人最後所採取的行動是躺下來睡覺,什麼都不幹了。    所以,等到「想幹」的時候去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的去幹的情況是不會出現太多的,除非是去做些享受方面的事、所以,不要指望這種心情。最好的辦法是把像「我好煩」、「我不想做啦」、「想起這件事就沒幹勁」等等之類的念頭從腦海裏排除,踏踏實實地著手去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萬事起頭難。」但是,一但起了頭,便漸漸地顯露出興趣與耐性了,其它一切想法及煩惱也會煙消雲散。
    要戰勝懶惰,心理上要先興奮起來。凡事、特別是煩惱的事,都不去想而堅持去做,持續地做,做習慣了,一切就好了。
    在排除煩惱干擾事業方面,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最有經驗。
     卡耐基24歲時,眼睛突然有問題,看書看不到三、四分鐘,就覺得眼睛彷彿扎滿了針。即使是不看書的時候,也十分敏感。  就在他的眼睛情況最糟糕時,他接受了一個請他去為一個大學團體發表演的邀約。他不顧自己的困難,堅持前往。
      演講廳的天花板上懸著許多盞大燈,強烈的燈光剌得他的眼睛痛得不得了。他坐在台上,等待上前演講,不得不望著地下。
      按當時的情況,他應該拒絕。但他沒有。他勇敢地張開眼睛開始了他的演講。一開始演講,所有的疼痛都離他而去,他站得筆直,一連演講了一個鐘頭。演講結束,他輕輕地走回房間。這時,他的痛楚已經消失。後來,卡耐基頗有感觸地說:「一個人的心理態度對各種工作都起著絕對重要的作用。當妳能夠的時候,就應該盡力做做,去享受生活的重要性,當一個人強迫自己去做一件事,所有的沮喪和憂愁都會隨著汗水流光。」

Quote fr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