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新年,最期待的就是一年一度合法合情合理地添新衣,最暗自竊喜的,就是一家之主為大局着想,為符合國情習俗,一般都不會做出破壞和諧安定的事情,新年闔家團年嘛,維持喜氣洋洋的主旋律已成家法。小輩禮數不可缺,識大體明大理,要亮着嗓子大喊身壯力健,挑中聽的吉祥話以趨吉避凶。
後來到了所謂反叛期,漸漸愛往習俗裏挑骨頭,覺得喜氣何必鎖定在新年,弄得在新春佳節失去了心情不佳的自由。眼看着從電視到市容,都變成赤紅紅一片天地,連對紅色都心生厭倦。疲於奔命地拜年,祝福祝到有點像在歌頌親戚大運崛起,以至有個時期認為一個人過年是很型的表現。
現在理解到一個家庭倘若平日有夠喜氣,團年的喜悅也由心自發,不會有大節當頭話吉祥的勉強感,也不會在春節傳統的建制下嚮往做個特立獨行的異想份子。
今夕是何年,多了一份讓很多人都消受不起的過年大禮,忽然明白有人不能與家人團年,你也得笑着過年。過節很多必然動作,你不做,家長就不高興,你便頓成不孝子;而孝與不孝,就看你會不會說討喜的話,膽敢在新年對長輩指出他身體有毛病,要服藥,不是你為他好,反屬大逆不道。
恭喜發財雖則假大空,說的聽的都不太相信,卻又年復一年大合唱下去,從此更深感過節的被動性。所有佳節異想份子,都是被恭喜被團圓被喜慶被發財被身壯力健被新年快樂被心想事成,哪管你心敢想口難言。
Copy from 林夕@常言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