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要比他過得更好

如果你有看過"麵包樹上的女人"一書, 閱過下面或覺似曾相識的 。是的, 原來那是此書作者張小嫻的故事。

分手後要比他活得更好
1967年7月,張小嫻出生在香港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85年9月,張小嫻考入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主修媒體學。入學半個月後的一天,張小嫻看到一個架著黑邊眼鏡的男孩子,匆匆闖入教室。他叫王孜,中等身材,皮膚白淨。張小嫻當時頗不以為然,敢如此堂而皇之遲到的人,肯定是個“候補生”。 一天晚上,張小嫻在家聽廣播,聽到一首新歌《金背斑鳩》,那淒婉的歌詞令她心動不已:“冬日的風/吹不散心中的愁/夏天的雨/衝不掉臉上的羞/自從那一日分道揚鑣/只覺得我一天一天地瘦……”主持人的介紹讓張小嫻知道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叫“王子”。 幾周後的一天,張小嫻去商場買東西,返途中,天突然下起大雨,正當她連連叫苦時,一輛小轎車停在她面前,司機竟是“候補生”王孜!張小嫻心想,既然是同學,就坐了上去。見她打了個寒戰,王孜忙把自己的上衣給她披上。很快就到了。張小嫻準備將上衣還給王孜時,從衣服口袋里掉出了一封信,撿起來一看,竟然是電台寄給“王子”的。“啊,這個王子是不是《金背斑鳩》的詞曲作者?”王孜點頭。“那他是你的什麼人?”王孜說“王子”就是他本人,他想用這個藝名在音樂事業上有一番作為。 從此,情竇初開的張小嫻對王孜多了一份仰慕之情,王孜也被她的才女氣質所吸引。在他們戀愛的一年多的時間裡,王孜先後發表了幾首歌曲,其中有3首曾在電台反複播放,他因此被譽為“校園情歌王子”。 一次,張小嫻患病,王孜帶她去醫院診治。給張小嫻看病的是一位很年輕的內科醫生,他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芮恩特。當他知道王孜就是電台里的“情歌王子”後非常驚喜,執意將一個精緻的音樂盒送給了王孜。王孜又將它轉送給了張小嫻。這個音樂盒上有一個栩栩如生的瓷像老人,一按開關,瓷像老人竟演奏起艾爾加那首悠遠的歌曲《愛情萬歲》,每一個音符都使人沉醉。張小嫻將音樂盒帶回家裡悉心珍藏。 然而一段看似美好的戀情,卻突然在現實的洪波里遭遇了寒流。原來,王孜與一個大他5歲的知名女畫家打得火熱,因為那個女人擁有複雜的社會關係,能使他走上事業成功的捷徑。 經過痛苦的掙扎和反思,張小嫻在失去的愛情里得到了成長:愛情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惟一可以強橫地霸占一個男人全部記憶的,就是要比他活得更好。

把愛情當成人生道路的指引者
分手五年之後,張小嫻進了香港亞視,成為一名電視編劇。1993年,她偶然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以犀利達觀的文字迅速地為人矚目。1994年,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在《明報》上連載,從此一炮而紅。1995年,她毅然結束了自己長達10年的編劇生涯,正式成為專職作家。同年6月,她在香港的《蘋果日報》開專欄“禁果之味”,隨後加盟皇冠出版社,並于當年出版《三個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動了港台讀者。1998年,她一手創立香港本土時尚流行雜誌《AMY》,擔任總編,並開始同時兼任全球華人女性網站的主持人。她的情感小品文清新、優美,故事感傷,卻于通透中流露著聰慧,讓人產生深深的共鳴。不光女人,連男人都看得流淚。 而一心忙於事業的張小嫻,此刻絕沒想到自己日後的感情會與那個曾悉心珍藏的音樂盒有任何的聯系。1995年10月的一個晚上,張小嫻的母親因心髒病發作緊急住進醫院。老人的病情非常嚴重,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張小嫻急得兩腿發軟,淚水漣漣。這時,她猛然想起了當年的芮恩特醫生也正是在這家醫院,就抱著一絲希望去找他。 芮恩特祖籍浙江杭州,1964年5月生于英國,在那裡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回香港工作,此時已是醫院的副院長和醫學權威。當得知面前這個相貌清秀,留著垂肩直髮,穿著淡綠色毛衣的小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感專家”張小嫻時,他大吃一驚。不過他並不記得自己當年曾給她看過病,更不知道自己有一個音樂盒一直被她收藏著。在芮恩特的連夜搶救下,張小嫻的母親終於擺脫了死神的糾纏。 “把一段一段的愛情當成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一次失敗,也是一次成長。這樣來看,失敗的愛情或許不再可怕。”從初戀的傷痛中走出的張小嫻,發出了熟女的感嘆。

相愛是件千回百轉的事
幾天后,張小嫻在一家法國餐館宴請母親的救命恩人芮恩特。席間,芮恩特終於知道自己和張小嫻其實是舊相識了。得知她和王孜分手後,芮恩特唏噓不已。而張小嫻也沒有想到,一段失敗的初戀卻早就埋下了新的愛情種子。 張小嫻與芮恩特的戀情日漸明晰穩定,可天蠍座、B型血的她內心深處卻是敏感的,她常常患得患失。 一天,張小嫻無意中在芮恩特那裡發現了一張照片,上面是個美麗時尚的女子。她疑惑地問男友:“這是誰?”芮恩特竟紅了臉,支吾道:“其實也沒什麼,這是我以前的女朋友……”張小嫻覺得自己的腦子嗡的一下,多年前曾有過的那種絕望的感覺似乎再一次侵襲了她。芮恩特趕緊解釋道:“她去美國已經5年了。這5年中她沒回來過,我也沒去找過她,我們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了。”“那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你們並沒有明確提出斷絕關係,對嗎?”“我一直聯系不上她,又怕失去你,所以不敢告訴你。”張小嫻傷心了了,她當即取下戒指還給芮恩特,提出分手。 此後,芮恩特仍像從前一樣,每天給張小嫻打電話。她堅決地說:“不要再騷擾我,你這個虛情假意的偽君子!”可是芮恩特仍然一如既往地關心著張小嫻,他誠懇地說:“請你原諒我,我愛你!請給我一段時間,我會徹底了結以前的事情。”張小嫻的心軟了,她內心也十分捨不得放下這段情感。就在這時,當年棄張小嫻而去的王孜又找上門來,想與她重修舊好。原來,10年前他與張小嫻分手後,馬上與那個女畫家結了婚,但從此江郎才盡,再沒有創作出優秀的歌曲……看著這個當年背棄愛情的男人,張小嫻冷冷地說:“難道現在你就不怕我們走不到一起了?”王孜一時語塞。 2001年聖誕節前夕,芮恩特像個孩子一樣歡天喜地地來找張小嫻,將一封從美國來的信件交給她。只見上面寫道:“我們的關係早該結束了,但沒想到拖到現在。我同意你的要求,把你我的事情畫上句號。” 至此,再也沒有什麼阻礙,芮恩特和他的“愛情專家”熱烈地相愛了。

愛情是自身的圓滿
現在,張小嫻與愛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沉浸在愛情中,她有了更多對愛的認識和感受,寫作事業更是獲得了大豐收。10多年來,她相繼出版了40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各種語言版本的作品遍及亞洲。 “男人的肩膀和懷抱,隨時可以慷慨就義;女人的肩膀和懷抱卻是愛情,只能留給她所愛的人。”“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一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世界。”“想把一個男人留在身邊,就要讓他知道,你隨時可以離開他……”在張小嫻的作品中,字裡行間盡是愛情的至理名言。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和煎熬,張小嫻終於成熟了。她感嘆,不曾被離棄,不曾受傷害,怎懂得愛人?又怎懂得被人愛?愛,原來是一種經歷! 如今,她對我們說:“天長日久,我們漸漸明白,愛情也是一種修行。我們在追逐愛的歲月裡,終於發現,愛情不是兩個人或者三個人的事,而是一個人的事。愛情,是自身的圓滿。”

copy from 新浪網